把党的“好声音”传遍基层——福建平和县探索推行“微型党课”

把党的“好声音”传遍基层——福建平和县探索推行“微型党课”

时间: 2024-07-14 22:48:06 |   作者: 正面高速贴装机

  近年来,为探索创新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员教育模式,平和县着力在增强党课吸引力上下功夫,通过创设“微型党课”这一短小、灵活、实用的教育培训载体,较好地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党性教育热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增强了培训实效。这一创新举措,被漳州市委组织部列为2012年组织工作创新项目,其经验分别在中组部《党员教育通讯》、《福建信息》、《福建日报》、《福建组工信息》、《漳州信息》、《漳州组工信息》等登载推广。

  在新的形势下,传统党课教育的弊端愈发突出,表现为“形式老化、功能虚化、功效弱化”,即党课互动性不强,讲课者高高在上,注重灌输,听课者被动接受,缺乏互动交流;吸引力不强,内容贫乏枯燥;实用性不强,“说教式”党课教育很难引起听者的共鸣。这样的党课教育是很难以适应党员现实需要的。对此,平和县在的党员教育工作实践中,为破解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养和训练需求热、党性教育需求冷和参加“三会一课”热情不高等问题, 平和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从2011年开始每年通过“赛课”活动筛选优秀党课,组建宣讲团,采取“微型党课+技能培训”的“套餐式”培训方法,使农村党员学习培训机会更多、名师名家进村更多、学习内容更实用、培训方法更灵活。随着微型党课的不断推广,平和县也不断对这个党课新模式的形式、内容、组织以及实际效果等进行及时的经验总结和探索、完善,注重进一步发挥“微型党课”贴近农民、贴近生活、贴近需求的优势,积极创设“微型党课”放大品牌效应的有效载体,采取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好声音”传进千家万户,扩大了党员教育覆盖面,增强了党员干部教育实效。

  1、三大优势增引力,使党课教育由冷变热。与传统党员教育模式相比,“微型党课”具有创新性、针对性、灵活性三大优势,能有效提升党课的吸引力。一是内容形式上具有创新性。 “微型党课”具有短、小、精、新四个方面的鲜明特征。“短”即授课时间短,一般不超过20分钟,避免学员“听觉疲劳”。“小”即授课主体小,把普通党员推上讲台;授课范围小,以党支部或党小组为单位。“精”即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做到内容精炼、观点精到、形式精彩。“新”即授课方式新,吸收“互动式”、“案例式”教导学生的经验,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达到互相启发、教学相长的目的。二是题材选择上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根据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党课题材。如在2012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开设《重温入党誓词、再学党章、做合格党员》等专题,助力村级组织和谐换届;在项目征迁工作中,开设《门口前的大项目,咱要“顾条条”》等闽南语授课专题,用通俗易懂的本地话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强农村党员的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在信访比较集中的村,开设《党员不能参与群体性》等专题,增强党员带头维护农村和谐稳定、自觉遵纪守法观念。三是组织实施上具有灵活性。将每年度优秀“微型党课”编入次年“菜单”,以文件的形式下发,供农村基层党员群众“点单”。“菜单”里的既有宣讲党史党章、政策法规等方面内容的“主菜”,又能灵活选送搭配蜜柚、茶叶、蔬菜关键生产季节管理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内容的“辅菜”。通过采取“微型党课+技能培训”模式,实施“捆绑培训”,满足党员群众多种“胃口”,帮助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学理论、长知识、增技能。

  2、三道工序精打造,促党课教育提质增效。通过“赛课、评课、送课”三道工序,精心打造精品“微型党课”,逐步的提升“微型党课”质量和实效。一是好中选优,组织赛课活动推精品。县委组织部联合县委党校每年率先举行“微型党课”授课擂台赛,示范带动全县党员干部参加全县“微型党课”授课比赛。邀请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有关专家领导担任进行评审,经过初赛、决赛等环节层层筛选,每年评选出“十佳微型党课”和10个“优秀微型党课”精品课程。二是反复打磨,建立评课机制提质量。在每届比赛结束后,召开高规格的“微型党课”授课研讨会,通过教员自评、听众参评、专家定评等多种形式对“微型党课”课程进行公评众议。教员自评,即由授课者对自己的选题思路、课前准备和临场表现情况做通过自评自省,查找不足;听众参评,即下发授课情况测评表,由前来旁听观摩的党员干部从“局外人”的视角进行客观评价;专家定评,即邀请专家领导对授课者进行辅导式综合把关评定,并提出修改完善意见。通过反复打磨,力促“精品党课”一直在优化完善。三是围绕中心,丰富送课内容增实效。把精心选育的“微型党课”资源与全县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到既丰富课题内容,又增强教育实效。如围绕平和琯溪蜜柚产业等农业发展需要,注重加深党员群众对两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有关惠农政策的理解;围绕项目建设工作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从讲党性、讲大局、讲奉献、讲纪律和阳光作业、和谐征迁的角度送上专题党课,为化解矛盾、推进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围绕保持党员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以推行“开放式”民主生活会为载体,在会前增设“微型党课”教育,促使党员领导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开展高质量的思想交锋;围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要求等讲透彻、讲明白。

  3、三创载体强推进,让党课教育遍地开花。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强力推行“微型党课”深入基层,逐步扩大“微型党课”教育培训品牌影响力和成果。一是擂台选将,组建队伍。注重从选拔出优秀的授课教师入手,进行“赛场选将”。从2011年起,连续举办3届“微型党课”授课比赛,参赛党员从第一届的60多人增加到第三届的180多人,规模逐步扩大。经过激烈的初赛、决赛,层层筛选,最终从全县参赛选手获奖选手和党校教师中选拔优秀授课教师组成了宣讲团。在此基础上,从县直涉农部门中挑选部分理论水平高、有专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养和训练经验的党员干部组成“微型党课”辅导员队伍,为开展宣讲活动提供强大师资保障。二是见缝插针,灵活运用。发挥“微型党课”的灵活性高和操作性强的优势,采取专题学习或见缝插针式学习。2012年开展“微型党课”上山下乡进百村活动,推进农村党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2013年开展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微型党课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五进”活动,推进十八大精神深入人心;2014年开展以践行群众路线为主题的“微型党课下基层、联系群众促发展”宣讲活动,提高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三是以点带面,力求覆盖。坚持“重点宣讲,力求覆盖”原则,把乡镇直机关党员干部职员和村级组织后进村、经济薄弱村、维稳重点村和计生落后村党员干部群众,县城所在地的重点社区、重点学校、重点企业党员干部职员,县直系统党委和有下属单位的部门的党员干部职员列为县委宣讲团重点宣讲对象。其余单位由各基层党委自行组织宣讲,逐步覆盖到全县各个基层党支部。三年来,全县共开展微型党课357期,参训人员达32616人次,其中党员19387人,覆盖率达93.5%。

  从三年来平和县推行“微型党课”教育培训新模式的实践情况去看,这一模式确实是一项务实管用、行之有效,深受基层党员群众欢迎的党性教育培训工作机制,为新形势下抓好党员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1、要紧贴实际,科学设置内容,确保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当前,农村基层党员有“四盼”,即盼学习培训机会更多、盼名师名家进村更多、盼学习内容更实用、盼培训方法更灵活。因此,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必须紧贴实际、对症下药,才能抓住基层党员的心,激发党员参加党课教育的热情。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贯穿教育培训全过程,及时让最新理论成果进入教育、进入课堂,有效帮助党员干部学习新理论、增长新知识。要精准把握党员群体对教学内容的需求,按照“缺什么就补什么”、“想学什么就安排什么”的原则,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满足党员干部培训个性化、多样化需要。

  2、要上下联动,有效整合资源,确保教育培训的系统性。平和县“微型党课”教育新模式是以各级党组织为主导,整合有关部门培训资源,并积极发挥县、乡党校的主阵地作用,逐步扩大党员教育覆盖面,切实把全县党员群众思想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中心任务上来。抓好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工作,要突出系统性设计,善于整合培训资源,做到既提供培训所需的教材和师资,又做好督促、指导等工作。通过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着力提高党性教育培训的有效性。

  3、要创设载体,做好结合文章,确保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平和县“微型党课”教育新模式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重点是紧密结合当前农村广大党员群众需求的热点、组织工作的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持续发挥非消极作用。通过种种载体活动,“微型党课”在征地拆迁、换届选举、矛盾激化等重要阶段,在基层党员教育中发挥了独特的难以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党员教育培训必须从始至终坚持与时俱进、求新求变,注重抓好结合文章,把党员教育培训融入到各种载体活动中,深化特色内容,变“强制灌输”为“谆谆善诱”,力求以教育培训形式的多样化,促使党员干部群众打从心底“爱上”党课。

相关产品推荐

...

Copyright © 2002-2019 官网app下载入口苹果手机_球彩足球直播安卓版下载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1103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