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1-25 03:15:36 | 作者: 正面高速贴装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及其插针端子,包括:一绝缘本体,固设于绝缘本体的一插针端子,插针端子由一拉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锻造成型,插针端子包括一过渡部、分别对应与过渡部的两端连接的一接触部和一渐扩部,过渡部和渐扩部为一体锻造成型,在第一方向上,渐扩部具有两个第一侧面,过渡部具有两个第二侧面,且渐扩部和过渡部均较接触部宽,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过渡部较渐扩部宽,在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每一第一侧面与相邻的第二侧面为向外凸的一第一连续弧度,于第二方向上,过渡部的两侧分别为向内凹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5645338 U (45)授权公告日 2022.01.25 (21)申请号 2.4 (22)申请日 2021.04.29 (73)专利权人 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地址 21514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相城经济 开发区漕湖大道26号 (72)发明人 龚永生陈榉文 (51)Int.Cl. H01R 24/38 (2011.01) H01R 13/02 (2006.01) H01R 13/405 (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8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连接器及其插针端子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及其插针端 子,包括:一绝缘本体,固设于绝缘本体的一插针 端子,插针端子由一拉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锻造 成型,插针端子包括一过渡部、分别对应与过渡 部的两端连接的一接触部和一渐扩部,过渡部和 渐扩部为一体锻造成型,在第一方向上,渐扩部 具有两个第一侧面,过渡部具有两个第二侧面, 且渐扩部和过渡部均较接触部宽,在垂直于第一 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过渡部较渐扩部宽,在垂直 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每一第一 侧面与相邻的第二侧面为向外凸的一第一连续 弧度,于第二方向上,过渡部的两侧分别为向内 U 凹的一个第二连续弧度且朝接触部的方向渐宽, 8 在第三方向上,第一连续弧度、第二连续弧度挡 3 3 5 止绝缘本体的位移。 4 6 5 1 2 N C CN 215645338 U 权利要求书 1/2页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设有一插接部和一装设部,所述插接部具有一对接腔; 一插针端子固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插针端子由一拉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锻造成 型,所述插针端子包括一过渡部、与所述过渡部的一端连接的一接触部以及与所述过渡部 的另一端连接的一渐扩部,所述装设部注塑于所述过渡部外,其中,所述接触部为圆柱形并 位于所述对接腔,所述渐扩部为弧形且显露出所述装设部外,所述过渡部和所述渐扩部为 一体锻造成型,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渐扩部较所述接触部宽,所述过渡部较所述接触部宽, 在第二方向上,所述过渡部较所述渐扩部宽,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渐扩 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所述过渡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的 两个第二侧面,在第三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侧面与相邻的所述第二侧面为一个第一连续 弧面,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连续弧面为向外凸,于 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过渡部的两侧分别为一个第二连续弧面,且所述第二连续弧面朝所 述接触部的方向渐宽,所述第二连续弧面为向内凹,所述第一连续弧面挡止所述装设部朝 远离所述接触部的方向位移,所述第二连续弧面挡止所述装设部朝远离所述渐扩部的方向 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设部注塑于所述渐扩部靠近所述过 渡部的一端以及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过渡部的一端外,于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渐扩部挡 止所述装设部朝远离所述接触部的方向位移,所述接触部和所述过渡部一起挡止所述装设 部朝远离所述渐扩部的方向位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设部具有一注塑块,所述注塑块注 塑于所述过渡部外,组装固定于所述注塑块外的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插接部为一 体成型,所述固定部具有一挡止面挡止所述注塑块朝靠近所述接触部的方向位移,一配合 部与所述固定部为分体成型,所述配合部固定于所述固定部,所述配合部具有一限位面限 位所述注塑块朝靠近所述渐扩部的方向位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为铜材,所述 过渡部和所述渐扩部为所述拉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直接冲压拍扁形成,所述接触部远离所 述渐扩部的一端通过车加工形成有一插接头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端子的插拔方向为所述第三方 向,由拉制工艺形成的所述拉制的圆形金属导体的表面具有一层硬化层,所述接触部的接 触面为拉制面,且由拉制工艺形成的拉制纹的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渐扩部设有一容胶槽,所述装设部在 所述第三方向上远离所述接触部的一侧的端面位于所述容胶槽内。 7.一种插针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过渡部; 一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为圆柱形且与所述过渡部的一端连接; 一渐扩部,所述渐扩部为弧形且与所述过渡部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插针端子由一拉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锻造成型,所述过渡部和所述渐扩部 为一体锻造成型,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渐扩部较所述接触部宽,所述过渡部较所述接触部 宽,在第二方向上,所述过渡部较所述渐扩部宽,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 2 2 CN 215645338 U 权利要求书 2/2页 渐扩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所述过渡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相 对的两个第二侧面,在第三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侧面与相邻的所述第二侧面为一个第一 连续弧面,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连续弧面为向外 凸,于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过渡部的两侧分别为一个第二连续弧面,且所述第二连续弧面 朝所述接触部的方向渐宽,所述第二连续弧面为向内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为铜材,所 述过渡部和所述渐扩部为所述拉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直接冲压拍扁形成,所述接触部远离 所述渐扩部的一端通过车加工形成有一插接头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端子的插拔方向为所述第三方 向,由拉制工艺形成的所述拉制的圆形金属导体的表面具有一层硬化层,所述接触部的接 触面为拉制面,且由拉制工艺形成的拉制纹的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渐扩部设有一容胶槽。 3 3 CN 215645338 U 说明书 1/6页 连接器及其插针端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插针端子。 【背景技术】 [0002] 一种连接器,其包括至少一插针端子和注塑成型于插针端子上的绝缘块,插针端 子具有一保持部,绝缘块注塑于该保持部,现有技术的插针端子,其保持部往往设计为棱柱 状凸台,在注塑时,由于该棱柱状凸台的形状,使得其与绝缘块之间不易流胶,从而在插针 端子和绝缘块之间产生未有塑胶填充的死角,连接器在经过数次插拔后,该死角会使插针 端子与绝缘块之间松脱,影响连接器的耐用性和稳定性,另外,现有技术的插针端子需要经 过多次车加工成型,不仅成本较高,而且生产效率较低。 [0003]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连接器以及其插针端子,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时易流胶且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的连接器及其插针端子。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 一绝缘本体,其设有一插接部和一装设部,所述插接部具有一对接腔; [0008] 一插针端子固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插针端子由一拉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锻造 成型,所述插针端子包括一过渡部、与所述过渡部的一端连接的一接触部以及与所述过渡 部的另一端连接的一渐扩部,所述装设部注塑于所述过渡部外,其中,所述接触部为圆柱形 并位于所述对接腔,所述渐扩部为弧形且显露出所述装设部外,所述过渡部和所述渐扩部 为一体锻造成型,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渐扩部较所述接触部宽,所述过渡部较所述接触部 宽,在第二方向上,所述过渡部较所述渐扩部宽,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 渐扩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所述过渡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相 对的两个第二侧面,在第三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侧面与相邻的所述第二侧面为一个第一 连续弧面,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连续弧面为向外 凸,于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过渡部的两侧分别为一个第二连续弧面,且所述第二连续弧面 朝所述接触部的方向渐宽,所述第二连续弧面为向内凹,所述第一连续弧面挡止所述装设 部朝远离所述接触部的方向位移,所述第二连续弧面挡止所述装设部朝远离所述渐扩部的 方向位移。 [0009] 进一步,所述装设部注塑于所述渐扩部靠近所述过渡部的一端以及所述接触部靠 近所述过渡部的一端外,于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渐扩部挡止所述装设部朝远离所述接触 部的方向位移,所述接触部和所述过渡部一起挡止所述装设部朝远离所述渐扩部的方向位 移。 [0010] 进一步,所述装设部具有一注塑块,所述注塑块注塑于所述过渡部外,组装固定于 4 4 CN 215645338 U 说明书 2/6页 所述注塑块外的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插接部为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具有一挡止 面挡止所述注塑块朝靠近所述接触部的方向位移,一配合部与所述固定部为分体成型,所 述配合部固定于所述固定部,所述配合部具有一限位面限位所述注塑块朝靠近所述渐扩部 的方向位移。 [0011] 进一步,所述拉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为铜材,所述过渡部和所述渐扩部为所述拉 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直接冲压拍扁形成,所述接触部远离所述渐扩部的一端通过车加工形 成有一插接头部。 [0012] 进一步,所述插针端子的插拔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由拉制工艺形成的所述拉制 的圆形金属导体的表面具有一层硬化层,所述接触部的接触面为拉制面,且由拉制工艺形 成的拉制纹的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 [0013] 进一步,所述渐扩部设有一容胶槽,所述装设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远离所述接触 部的一侧的端面位于所述容胶槽内。 [0014] 另一技术方案为: [0015] 一种插针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6] 一过渡部; [0017] 一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为圆柱形且与所述过渡部的一端连接; [0018] 一渐扩部,所述渐扩部为弧形且与所述过渡部的另一端连接; [0019] 其中,所述插针端子由一拉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锻造成型,所述过渡部和所述渐 扩部为一体锻造成型,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渐扩部较所述接触部宽,所述过渡部较所述接触 部宽,在第二方向上,所述过渡部较所述渐扩部宽,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 述渐扩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所述过渡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 相对的两个第二侧面,在第三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侧面与相邻的所述第二侧面为一个第 一连续弧面,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连续弧面为向 外凸,于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过渡部的两侧分别为一个第二连续弧面,且所述第二连续弧 面朝所述接触部的方向渐宽,所述第二连续弧面为向内凹。 [0020] 进一步,所述拉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为铜材,所述过渡部和所述渐扩部为所述拉 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直接冲压拍扁形成,所述接触部远离所述渐扩部的一端通过车加工形 成有一插接头部。 [0021] 进一步,所述插针端子的插拔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由拉制工艺形成的所述拉制 的圆形金属导体的表面具有一层硬化层,所述接触部的接触面为拉制面,且由拉制工艺形 成的拉制纹的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 [0022] 进一步,所述渐扩部设有一容胶槽。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 插针端子包括一过渡部、与所述过渡部的一端连接的一渐扩部以及与所述过渡部 另一端连接的一接触部,所述渐扩部在第一方向上较所述接触部宽,所述过渡部在垂直于 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较所述渐扩部宽,即所述插针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 方向上分别具有加宽的过渡部和加宽的渐扩部,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过渡部和所述 渐扩部错开,使得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过渡部和所述渐扩部可以分别挡止所述装设部的 不同位置,不仅可以防止所述装设部朝远离所述接触部的方向位移和朝远离所述渐扩部的 5 5 CN 215645338 U 说明书 3/6页 方向位移,还解决了因挡止在所述装设部的同一位置,在多次插拔过程中导致的装设部容 易破裂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连接器的耐用性。 [0025] 所述渐扩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所述过渡部在所述第一 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二侧面,在第三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侧面与相邻的所述第二侧 面为一个第一连续弧面,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连 续弧面为向外凸,于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过渡部的两侧分别为一个第二连续弧面,所述第 二连续弧面为向内凹,当装设部注塑成型于所述过渡部外时,向外凸的所述第一连续弧面 和向内凹的所述第二连续弧面可以引导熔融的塑胶爬胶,使得注塑成型时容易流胶,故而 不会产生死角,提高了连接器的耐用性和稳定性,另外,通过直接拍扁一拉制的圆柱形金属 导体而成型该插针端子的接触部、渐扩部、过渡部,再通过车加工形成插接头部,如此减少 了材料的浪费以及简化了加工工序,提高了效率,进一步,与现有技术相比,产品成本可以 节省二分之一,因简化了加工工序,使得模具成本也可以节省三分之二。 [0026] 进一步,所述插针端子的插拔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由拉制工艺形成的所述拉制 的圆形金属导体的表面具有一层硬化层,所述硬化层的光洁度好、硬度高,所述接触部的接 触面为拉制面,且由拉制工艺形成的拉制纹的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即所述插针端子的插 拔方向和拉制纹的方向一致,可以使得插针端子在使用时更耐磨,而拉制加工可以得到更 精确的尺寸和精度,使得插拔力更加稳定,提高了插针端子的插拔寿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 连接器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0028] 图2为图1中连接器的爆炸分解图; [0029] 图3为图1中连接器的侧视图; [0030] 图4为图3中沿A‑A的剖视图; [0031] 图5为图3中沿B‑B的剖视图; [0032]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插针端子的立体图; [0033] 图7为图6中插针端子的俯视图; [0034] 图8为图7中插针端子的侧视图; [0035] 6 6 CN 215645338 U 说明书 4/6页 [0036]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 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8]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100,图6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的插针端 子2;本实用新型所介绍的连接器100,与一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配合插接,所述连接器100 包括一绝缘本体1以及固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一插针端子2。 [0039] 为了便于理解,定义了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且将所述第一方向、所 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投射到XYZ坐标系中,所述第一方向用Y轴表示,所述第二方向用 Z轴表示,所述第三方向用X轴表示。 [0040]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为绝缘塑胶材质制成,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一插 接部11和一装设部12,所述插接部11具有一对接腔111,所述装设部12 包括一注塑块121、 一固定部122以及一配合部123,所述固定部122与所述插接部11一体成型,且所述固定部 122设有一卡持部1221,所述注塑块121收容于所述固定部122,所述配合部123固定于所述 固定部122且所述配合部123设有与所述卡持部1221配合固定的一卡扣部1231,其中,所述 固定部122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设有一挡止面1222,所述配合部123设有一凸部1232,所述凸 部1232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设有限位面1232a,所述挡止面1222和所述限位面1232a挡止限位 所述注塑块121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脱离所述装设部12。 [0041]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所述插针端子2固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插针端子2包括 一过渡部21、与所述过渡部21的一端连接的渐扩部23、与所述过渡部 21的另一端连接的接 触部22、与所述接触部22连接的插接头部24以及与所述渐扩部23连接的连接尾部25,其中 所述接触部22为圆柱形并位于所述对接腔111,所述渐扩部23为弧形且显露出所述固定部 122外,所述过渡部21、所述渐扩部23 以及所述连接尾部25是通过直接冲压拍扁一拉制的 圆柱形金属导体的一端直接形成的,而经过冲压拍扁的所述拉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的另一 端未经过其他加工(例如车铣、冲裁、镦粗等等)而直接形成所述接触部22,进一步,所述连 接尾部25 和插接头部24通过车加工分别对应形成一通孔251和一环形槽241,与现有技术 相比,减少了加工工序,省去了复杂的车加工过程,提高了加工效率,且产品成本节省了二 分之一,又因减少了加工工序,使得模具成本节省了三分之二,所述插针端子2的插拔方向 为所述第三方向,由拉制工艺形成的所述拉制的圆形金属导体的表面具有一层硬化层,且 所述硬化层的光洁度好、硬度高,因所述接触部22未经过其他加工(例如车铣、冲裁、镦粗等 等),故所述接触部22的接触面即为拉制面,且由拉制工艺形成的拉制纹的方向为所述第三 方向,可以使得插针端子2在使用时更耐磨,而拉制加工可以得到更精确的尺寸和精度,使 得插拔力更加稳定,提高了插针端子2的插拔寿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连接器100的耐用性 和稳定性;另外,为达到良好的导电效果和成型效果,所述拉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为铜材或 其他导电性较好且塑性较好的材料,如银、铝等等,本实施例中所述拉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 7 7 CN 215645338 U 说明书 5/6页 采用铜材且成型后的插针端子2整体电镀镍底层后再整体镀银。 [0042] 如图6至图7所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渐扩部23较所述过渡部21宽且所述过 渡部21较所述接触部22宽,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过渡部21较所述渐扩部23宽,所述过渡 部2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231,所述渐扩部23在所述第一方向 上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211,位于所述插针端子2同一侧的一所述第一侧面231和 一所述第二侧面211为一第一连续弧面R1,所述过渡部2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两侧为一第二 连续弧面R2,所述第一连续弧面R1 为外凸,所述第二连续弧面R2为内凹且朝所述接触部22 的方向渐宽。 [0043]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注塑块121与所述过渡部21一体注塑成型且收容于所述绝 缘本体1内,所述注塑块121还包覆部分所述接触部22和部分所述渐扩部 23,所述插针端子 2的所述接触部22收容于所述插接部11内,所述插针端子2的所述渐扩部23的一部分和所述 过渡部21收容于所述固定部122内,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注塑块121靠近所述插针端子2 的所述连接尾部25的一侧的端面与所述固定部122靠近所述插针端子2的所述连接尾部25 的一侧的端面之间具有一高度差,从而形成一预留空间S,所述预留空间S用以收容所述注 塑块121和所述插针端子2成型时产生的毛边(未图示),且所述凸部1232进入所述预留空间 S以限位所述注塑块121朝远离所述接触部22的方向位移。 [0044] 如图4、图6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连续弧面R1为外凸且朝所述接触部22的方向渐 窄,所述注塑块121的注胶口(未图示)位于所述注塑块12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其中一侧, 当熔融的塑胶自注胶口包覆所述插针端子2时,所述第一连续弧面 R1向所述接触部22的方 向引导熔融的塑胶爬胶一包覆部分所述接触部22,且不会产生未有塑胶填充的死角,由于 所述第二连续弧面R2向所述接触部22的方向渐宽,当熔融的塑胶包覆部分所述接触部22时 被所述第二连续弧面R2挡止,使得熔融的塑胶不会流至所述接触部22前端,另外,所述第一 连续弧面R1进一步挡止所述注塑块121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向远离所述接触部22的方向位 移。 [0045] 如图4和图5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连续弧面R2为内凹且朝所述接触部22的方向渐 宽,所述注塑块121的注胶口(未图示)位于所述注塑块12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其中一侧, 当熔融的塑胶自注胶口包覆所述插针端子2时,所述第二连续弧面 R2向所述渐扩部23的方 向引导熔融的塑胶向所述渐扩部23的方向爬胶以包覆部分所述渐扩部23,且不会产生未有 塑胶填充的死角,由于所述第一连续弧面R1为外凸,当熔融的塑胶包覆部分所述渐扩部23 时被向外凸的所述第一连续弧面R1挡止,使得熔融的塑胶不会流至连接尾部25,另外,所述 第二连续弧面R2进一步挡止所述注塑块121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向远离所述渐扩部23的方向 位移。 [0046] 如图5、图6和图8所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渐扩部2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容胶 槽232,当熔融的塑胶流至所述容胶槽232的位置时,所述容胶槽232可以防止熔融的塑胶向 所述连接尾部25流动从而影响所述插针端子2的电传输性能,当所述注塑块121成型于所述 插针端子2时,所述注塑块121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远离所述接触部22的一侧的端面位于所述 容胶槽232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胶槽232可以仅位于所述渐扩部2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 的一侧,而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容胶槽232还可以位于所述渐扩部23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 两侧或仅位于其中一侧。 8 8 CN 215645338 U 说明书 6/6页 [0047]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插接头部24与一防触帽3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其中所述环形 槽241位于所述防触帽3内,以限位所述防触帽3朝远离所述连接尾部25 的方向位移。 [004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连接器100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9] 1、所述插针端子2包括一过渡部21、与所述过渡部21的一端连接的一渐扩部 23以 及与所述过渡部21另一端连接的一接触部22,所述渐扩部23在第一方向上较所述接触部22 宽,所述过渡部2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较所述渐扩部23宽,即所述插针端 子2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别具有加宽的过渡部21和加宽的渐扩部23,且在 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过渡部21和所述渐扩部 23错开,使得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过渡部 21和所述渐扩部23可以分别挡止所述注塑块121的不同位置,防止所述注塑块121朝远离所 述接触部22的方向位移和朝远离所述渐扩部23的方向位移。 [0050] 2、所述过渡部21和所述渐扩部23挡止所述注塑块121的位置不同,还解决了因挡 止在所述注塑块121的同一位置,在多次插拔过程中导致的注塑块121容易破裂的问题,进 一步提高了连接器100的耐用性。 [0051] 3、所述渐扩部23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231,所述过渡部21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二侧面211,在第三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侧面231与 相邻的所述第二侧面211为一个第一连续弧面R1,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 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连续弧面R1为向外凸,于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过渡部21的两侧分别 为一个第二连续弧面R2,所述第二连续弧面R2 为向内凹,当注塑块121注塑成型于所述过 渡部21外时,向外凸的所述第一连续弧面R1和向内凹的所述第二连续弧面R2可以引导熔融 的塑胶爬胶,使得注塑成型时容易流胶,故而不会产生死角,从而提高了连接器100的耐用 性和稳定性。 [0052] 4、通过直接拍扁一拉制的圆柱形金属导体而成型该插针端子2的接触部22、渐扩 部23、过渡部21,再通过车加工形成插接头部24,如此减少了材料的浪费以及简化了加工工 序,提高了效率,进一步,与现有技术相比,产品成本可以节省二分之一,因简化了加工工 序,使得模具成本也可以节省三分之二。 [0053] 5、所述插针端子2的插拔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由拉制工艺形成的所述拉制的圆 形金属导体的表面具有一层硬化层,所述硬化层的光洁度好、硬度高,所述接触部22的接触 面为拉制面,且由拉制工艺形成的拉制纹的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即所述插针端子2的插拔 方向和拉制纹的方向一致,可以使得插针端子2在使用时更耐磨,而拉制加工可以得到更精 确的尺寸和精度,使得插拔力更加稳定,提高了插针端子2的插拔寿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 连接器100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0054] 6、所述防触帽3和所述插针端子2一体成型,免去了人工装配工序,节省了成本,提 高了效率。 [0055]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 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 的专利范围内。 9 9 CN 215645338 U 说明书附图 1/8页 图1 10 10 CN 215645338 U 说明书附图 2/8页 图2 11 11 CN 215645338 U 说明书附图 3/8页 图3 12 12 CN 215645338 U 说明书附图 4/8页 图4 13 13 CN 215645338 U 说明书附图 5/8页 图5 14 14 CN 215645338 U 说明书附图 6/8页 图6 15 15 CN 215645338 U 说明书附图 7/8页 图7 16 16 CN 215645338 U 说明书附图 8/8页 图8 17 17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云南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版.docx
2025至2031年中国绝缘伸缩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2025至2031年中国水下监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提供农业、铸造、给排水、测量、发电等专利信息的免费检索和下载;后续我们还将提供提供专利申请、专利复审、专利交易、专利年费缴纳、专利权恢复等更多专利服务。并持续更新最新专利内容,完善相关专利服务,助您在专利查询、专利应用、专利学习查找、专利申请等方面用得开心、用得满意!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第3版 课件第1章 车身概论 —— 第6章 车身部件结构与设计.pdf
2025年中国品牌燕麦片(麦片) 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