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翻倍后蜜雪冰城更难“追”了

股价翻倍后蜜雪冰城更难“追”了

时间: 2025-03-17 19:22:58 |   作者: 正面高速贴装机

  熬到中午十二点半,宁琳合上笔记本,冲出写字楼,直奔对面的商业街。要说有什么招牌餐厅,她掰着手指也数不出五个,但要是问起有哪些奶茶店,那就有兴致了,什么喜茶、沪上阿姨、七分甜,那都是在商场也不输人气的“一线顶流”。这些印着七七八八logo的塑料杯,哪个不是写字楼社畜的投名状?

  但往往过个几秒,宁琳才会突然想起来,“哦,还有个蜜雪冰城,这家也挺火”,只是一年到头都没去过几次。毕竟午休归来回到格子间,人人桌上摆杯动辄二三十的星巴克、喜茶,自己桌上放杯喝了一半的四块钱柠檬水,怎么都显得有一点廉价了。

  写字楼里的咖啡杯早砌成了阶级壁垒,瑞幸党与星巴克教徒在电梯间狭路相逢都要互相剜一眼。当宁琳鬼祟攥着蜜雪冰城钻进消防通道时,心知肚明这一切都是遮羞布而已。

  有一次她掐着错峰的点到对面打饭,遇到隔壁工位一个同事在蜜雪冰城门口点单。当时也没想那么多,直接跟对方打了声招呼,结果同事的神情倒很尴尬。现在想来,与其说是“下班时间遇见同事感觉在被迫加班”,倒不如说是怕撞碎自己那层脆弱的职场人设。

  在县城上班的老朋友倒很实诚。有一次宁琳吐槽喜茶怎么又涨价了,“芝士多肉葡萄从最开始的17悄悄涨到了21”,朋友大大方方说自己早就不喝溢价奶茶了,“人家蜜雪冰城多实在啊,该个位数就个位数,绝不内耗自己。”原来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蜜雪冰城,县城不想跳出舒适圈,写字楼宁愿被割,双方自得其乐倒也平衡。

  有博主现场测评县域市场的奶茶店,其中,“蜜雪,看起来还是生意很好,门口都要排队取餐了”,而“瑞幸,曾经线下坐满人,今天只剩零星几个人。”更惨的莫过于喜茶,“门头最小,基本上没有堂食区域”,这样的情形和城市商业街对比,显现出倒转之势。

  看来,百花齐放、竞争不断的奶茶界,始终没有赢家定论。当喜茶们用三十块芝士葡萄给都市丽人开光时,蜜雪冰城两块五的甜筒正在给小镇青年充值。但不要小瞧了县城的消费力,毕竟星巴克的第三空间再高级,也架不住蜜雪冰城在折叠宇宙里搞赛博朋克。

  3月3日,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上市首日高开超29%,总市值达980亿港元,打破既往茶饮品牌上市即“破发”的魔咒。3月11日,蜜雪集团盘中再度涨超8%,股价最高一度站上至430港元,较招股价202.5港元已翻倍,总市值更是突破1600亿。

  而几乎就在蜜雪冰城横扫港股的同时,霸王茶姬的境外IPO也获证监会备案,将谋求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究竟是什么万能解药,让茶饮巨头纷纷奋不顾身?

  这场看似错位的交锋,实则是新茶饮赛道阶级分化的终极对决——前者用县城青年裤兜里的钢镚堆出千亿市值,后者则试图用东方故事收割洋人的韭菜。

  再看蜜雪冰城与霸王茶姬的前辈们——去年上市的茶百道如今市值少了近半,而奶茶第一股奈雪的茶与市值最高点相比已蒸发超90%。能确定的是,当泡沫退去后,能活下来的绝不是最会写PPT的品牌,而是最懂供应链暗战的狠角色。

  面对魔咒与明战,蜜雪冰城显得很松弛,硬是把港交所敲钟现场演成了儿童乐园。八个雪王玩偶蹦跳着挥动金锣,连见惯大场面的财经主持都险些憋出工伤。其实蜜雪这么做并非“玩票”,一边用魔性人设拉近顾客好感,一边也在续写着品牌文化。

  上市首日,股价暴涨43.21%,当千亿市值伴着《你爱我我爱你》的BGM横空出世,看来能同时驯服县城青年钱包和资本巨鳄胃口的,从来不是什么小清新奶茶,而是藏在柠檬水里的商业重炮。

  公告显示,蜜雪冰城的基石投资者包括英国资管巨头M&G Investments、红杉中国、博裕资本、高瓴和美团龙珠。其中M&G、红杉中国分别获配230万股,分别认购6000万美元,居基石投资者之首。

  红杉中国押注蜜雪冰城根本不算新闻,2021年它就曾经参与过喜茶融资。当年用真金白银为芝士奶盖站台的投资人,如今转头把蜜雪冰城的糖水奉为新消费圣经。作为蜜雪冰城基石投资者中的唯一外资,M&G一向偏好现金流稳定、品牌护城河深厚的企业,它的加入给蜜雪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既然如此,仪式跳不跳舞,请不请标志性IP雪王登场,惹不惹人笑,似乎都没那么重要,毕竟论松弛,蜜雪有的是资本。

  都说“万店”是茶饮界区分顶流与路人的线年,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就已经突破1万家,2024年就已经开到了4万家。当星巴克用54年铺开4万家门店时,蜜雪冰城以每天5.3家的扩张速率完成碾压。

  走在县城街道,三步一个雪王再也不是稀奇事。前有库迪卖饭吸流量,后有瑞幸加大9.9步伐抢占市场,小地方不小,消费力人人眼馋。“小镇姑娘”成了品牌生死命脉,没人敢轻视一分。

  除了逆行者喜茶,2025年宣布暂停加盟店扩张,疑似宣告未能走通下沉道路。另外的品牌还在喊着“万店目标”,真正要拼的不是开店速度,是谁先让县城青年觉得喝贵价奶茶等于交智商税。

  但即便是蜜雪冰城,也只是覆盖了国内1700个县城,4900座乡镇。而我国县级区划有2800多个,乡镇级区划超过38000个。

  据灼识咨询报告,到2028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现制茶饮店市场规模将增加到2682亿,占到整个市场的一半以上。

  在最新的开店规划里,蜜雪看中的正是这些空白乡镇——一路向北,开到大山里去才罢休。

  和盒马的原理其实是一样的,加大力度建设自己的供应链,把话语权把握在自己手中,这样才可以一劳永逸,占据价格上的优势顶点。

  4万家店的数字背后,是79万平米生产基地与27个仓库,让4.6万家门店覆盖300个地级市、1700个县城和4900个乡镇。

  早年给供应商当孙子的蜜雪冰城,如今成了甲方祖宗。12小时覆盖90%县城、97%门店冷链直达的物流网,是用十年血汗铺就的护城河。此次IPO募资21亿港元继续加码供应链,摆明了告诉对手,自己早就进入了2.0时代,登上了新世界的船。

  当同行还在为3%的鲜果损耗率肉疼时,蜜雪冰城靠着全产业链控制,硬是把损耗压到0.5%。30亿年采购量撑起的议价权,让它的白砂糖进货价比市场低15%,塑料杯成本少10%。

  这不是经营技巧,而是用规模碾压的商业霸权。如今资本加持下,蜜雪冰城正把成本控制做到新高度——当对手刚摸到它的脚后跟,它已经跑到下一个收费站收过路费了。

  蜜雪在拼低价、拼供应链,老对手们自然也不会心软。2018年,喜茶多肉葡萄一炮走红,初期每开一家店的喜茶都会轰轰烈烈排队2小时。然而2022年开始放下身段主动拥抱下沉市场,撕开30元价格带的口子,让奶茶行业郑重进入9.9绞肉机战场。虽说有“泯然众人”的评价,但也扎扎实实吸了一波回头客。

  安徽蚌埠起家的甜啦啦,早已把蜜雪冰城作业本抄得有过之而无不及。创始人王伟当年连开8家蜜雪加盟店的狠劲,如今全数复刻:蜜雪冰城4元柠檬水,甜啦啦就卖3.9元;蜜雪2元甜筒,甜啦啦直接砍到1.9元。这不是竞争,是寄生。

  再看供应链,古茗在西双版纳圈地3000亩种柠檬,茶百道在诸暨砸下十亿建生产基地……甜啦啦们学会的不仅是价格对标,更是把蜜雪冰城的供应链兵法刻进DNA——用安徽、河南的廉价人力成本对冲原料价格,借加盟商网络分摊物流压力。

  但蜜雪13年筑起的护城河岂是摆设?自2012年启动供应链垂直整合来,蜜雪已形成了“原料采购-产品研制-集中生产-智能仓储”的全链路闭环,沿袭的是可口可乐“产地销”模式的核心逻辑:经过控制上游生产端实现规模效应,继而反哺终端渠道竞争力。

  目前,蜜雪布局全球38国采购网络,在中国建立五大生产基地,配合覆盖全国的20个核心仓及区域分仓体系。这种重资产投入使原料成本较行业中等水准降低15-20%,支撑起超2万家门店的运营体系。

  《招股书》中也提到,蜜雪冰城已打造了中国现制饮品行业内顶级规模的、高度数字化的完整端到端供应链体系,覆盖采购、生产、物流、研发及品质控制等关键环节。以奶粉和柠檬为例,蜜雪冰城2023年的采购成本较同行业平均分别低约10%及20%以上。目前蜜雪冰城的饮品食材自产比例已经高达60%,核心原料100%自产。

  全产业链控制使蜜雪冰城规避了新茶饮行业普遍面临的三大风险:鲜果价格波动(通过锁定柠檬等核心原料产地)、第三方代工质量失控(自控生产线)、物流时效拖累(自有冷链体系)。

  光有奶茶当然不够,在现制饮品领域,单一经营奶茶品类的模式慢慢的开始出现裂痕。

  相关新闻热文排行1强制下班!多家企业出手,员工懵了:人生第一次被“赶”出公司

相关产品推荐

...

Copyright © 2002-2019 官网app下载入口苹果手机_球彩足球直播安卓版下载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1103554号